日志样式

安食云小炒烹调间基础设施要求

1、地面:

采用无毒、无异味、不透水、不易结垢的材料铺设,平整无裂缝。易于清洗、防滑,并有一定的排水坡度(不小于1.5%)及排水系统。

2、下水道:

有坡度、保持通畅、便于清洗。

内部不设置其它管道,侧面和底面接合处有一定弧度(曲率半径不小于3cm),并设有可拆卸的下水道篦子。

有防止污水逆流到其他食品加工区域的设计。

下水道出口有防止有害动物侵入的设施,如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。

3、墙壁:

采用无毒、无异味、不透水、平滑、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构筑。

墙角及柱角(墙壁与墙壁间、墙壁及柱子与地面间、墙壁及柱子与天花板)间宜有一定的弧度(曲率半径在3cm以上),以防止积垢和便于清洗。

1.5m以上的光滑、不吸水、浅色、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(例如瓷砖、合金材料等)制成的墙裙。

4、门窗:

门采用易清洗、不吸水的坚固材料制作。门、窗装配严密。

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,设有易于拆下清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。

窗户不宜设室内窗台,若有窗台台面应向内侧倾斜(倾斜度宜在45度以上)。

5、天花板:

①选用无毒、无异味、不吸水、表面光洁、耐腐蚀、耐温、浅色材料涂覆或装修。

②天花板与横梁或墙壁结合处宜有一定弧度(曲率半径在3cm以上),易于清扫,能防止害虫隐匿和灰尘积聚,避免长霉或建筑材料的脱落等情形发生。

③屋顶若为不平整的结构或有管道通过,应加平整且易于清洁的屋顶。

6、通风设施:

保持良好通风,及时排除潮湿和污浊的空气。

7、供水设施:

能保证加工需要,水质应符合GB5749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规定。

不与食品接触的非饮用水(如冷却水、污水或废水等)的管道系统和食品加工用水的管道系统,应以不同颜色明显区分,并以完全分离的管路输送,不得有逆流或相互交接现象。

8、照明设施:

①烹制间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。

②工作面不应低于2201ux(勒克斯)。

③光源应不至于改变所观察食品的天然颜色。

④安装在操作台或原料存放处正上方的照明设施宜使用防护罩,以防止破裂时玻璃碎片污染食品。

9、灭绳设施:

①有条件的设置相应数量的灭蝇灯。

②灭蝇灯悬挂距离地面2m左右,且与加工操作区域保持一定距离。

10、拖把池:

在不会污染食品及其加工操作过程的区域设置,有明显标识。

11、洗手池:

①在方便员工的区域设立。

②材质采用不透水材料(包括不锈钢或陶瓷等),结构不易积垢并易于清洗。

③水笼头宜采用脚踏式、肘动式、感应式等非手动式开关或可自动关闭的开关,并宜提供温水。

设有相应的清洗、消毒用品和干手设施。

排水具有防止逆流、有害动物侵入及臭味产生的装置。有明显标识和洗手消毒方法标示。

12、废弃物容器:

①采用坚固及不透水材料制造的废弃物容器,内壁光滑易于清洗。

②设有足够数量的废弃物容器。

③废弃物容器有盖,以防止有害动物侵入、不良气味或污水溢出。

④在适当地点设置废弃物容器存放处。

13、清洁用具:

①操作间有专用清洁用具(抹布、扫把、垃圾铲、拖把等)。

②使用完毕后,保持清洁,定位放置。

③在适当地点(远离食品加工区)设置清洁用具存放处。

14、烹制间基础设施要求:

排烟设施:

①采用机械排风。产生油烟的设备上部,应加设附有机械排风及油烟过滤的排气装置,过滤器应便于清洗和更换。

②排气口应装有易清洗、耐腐蚀并设有可防止有害动物侵入的网罩。

③保持良好通风,及时排除油烟。安食云央厨配送管理系统

④烹制加工如使用固体燃料、炉灶为隔墙烧火的外扒灰式,避免粉尘污染食品。

⑤成品通道、出口与原料通道、入口,成品通道、出口与使用后的餐具回收通道、入口均应分开设置。条件不具备的应从运送时间(原料、成品进出的时段分开)、方式(采用专用密闭式车辆运送原料或成品)等方面避免食品受到污染。

⑥设置适量的操作台,半成品与成品存放区域分开。

⑦在适当的位置设置物品存放架,生熟荤素分开